冷季型草坪安全越夏养护重点
冷季型草坪(早熟禾、高羊茅、黑麦草等)具有适应性强、绿期长等优点,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。但是,每年一到高温季节(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5℃-25℃之间,气温高于30℃,生长缓慢。这属于冷季型草坪的热休眠期),大部分的冷季型草坪,都会面临如何安全越夏这一难题,如不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,很容易衰老和死亡。
修剪
1. 修剪时间要一般以晴天、病虫害未发生或虽发生但已用药时最佳。而且,在夏剪时间越早越好,但是一定要在露水消退以后才可以进行。同时,在中午时也不要进行修剪,避免修剪后马上出现高温高湿天气。
2. 修剪时刀片一定要锋利,以防因刀片钝而使草坪叶片被撕裂拉伤,从而滋生细菌,增加病虫害侵染概率。另外,修剪前最好对刀片进行消毒,特别是7~8月份病害多发季节。或者修剪之后应及时喷施杀菌剂—钦科。
刀片不锋利对草坪的危害:
3. 如果草坪草高度过高,在修剪时一定要遵循“1/3”原则,不要一次修剪到标准高度,否则会使草坪上部营养器官损失太多,致使光合能力减弱,过多地失去贮藏的营养物质,使草坪变黄、变弱甚至死亡。
4. 适当控制修剪频率,高频率的修剪会使草坪草的生长态势被频繁打破,其光合面积和光合产物积累减少,从而导致草坪草的抗逆性下降。为了控制生长高度可以适当使用草坪生长抑制剂——矮坪宁。
5. 同一草坪,在修剪时,最好每次修剪时都采用与上次不同的方式进行。防止在同一地点同一方向多次重复修剪,否则,草坪草将趋于退化,使草坪生长不平衡。
6. 修剪完的草屑一定要清理干净,否则易造成病虫害的感染和流行,也容易使草坪因为通气受阻而过早退化。
修剪后不处理草坪的危害:
施肥:
冷季型草坪草在夏天的生长是较为缓慢的,所以对肥料的需求不大。所以,一定要控制好施肥量。
1. 要少施氮肥,避免草坪草叶片疯长,群体密度加大,叶片变嫩变薄,养分贮存减少,从而降低草坪草的抗逆性。
2. 为让草坪在环境适宜生长时就有充足的养分供应,在春秋季要注意给草坪科学施肥,这样则更有利于提高冷季型草坪草的越夏能力。
3.施肥过程中注意均匀施用,避免草坪生长不均产生花斑,施肥后立即浇水,避免肥料长时间裸露土表,以保证肥料利用率。
4.针对新建草坪,夏季施肥注意施肥用量,尽量保持“少量多次”的原则,避免浓度过大损伤幼坪。
5. 在夏季可以适当施LEGR缓释肥,这是一款富含氮、磷、钾和各种微量元素的高效缓释肥料。它不易溶于水,根据植物的需求释放养分,使元素供肥强度与植物生理需求达到平衡,且能不断供给植物养分,持效期长达90-120天。
还可选用微生物菌肥,有生根促壮、改良土壤、抑菌防病、增强抗逆的作用。
浇水:
夏天气温较高,水分蒸发较快,土壤比较容易干旱,而草坪又喜欢湿润土壤,所以,夏天科学地浇水是决定冷季型草坪长势好坏的关键因素。由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又特别容易让草坪滋生病害,所以浇水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:
1. 见干即浇,浇即浇透,忌用大水冲,而且要以不积水为原则。否则容易引起根部病害。
2. 浇水时间要选择在早上10点以前和下午16点以后,中午高温时浇水水滴在叶片上容易形成放大镜原理,灼伤叶片。
3.当草坪有病菌时,可以先杀菌,尽量避免因浇水的原因病菌以水流传播导致病菌快速蔓延。
病害防治:
草坪草的常见病害有锈病、草坪腐霉枯萎病、褐斑病、黑粉病、粘菌病、镰刀菌枯萎病、夏季斑枯病、猝倒病等。这些病害由于温度的不同,所以各地出现的时间也不一样,一般说来,是从4月份开始陆陆续续有所发生,锈病一般是在春、秋两季发病最为严重;腐霉枯萎病、夏季斑枯病、褐斑病等在6-7月份的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最为严重;而镰刀枯萎病则是在高温干旱时发病最为严重。
防治方法:
(1)合理浇灌,采用喷灌、滴灌,控制灌水量。
(2)合理施肥、修剪,调节草坪生长,避免使用过量氮肥,增施磷、钾肥和微生物菌肥,为增强草坪草的抗病抗逆能力,根部使用佑活+萌茂进行灌根处理。
(3)化学防治:
白粉病、锈病使用钦科进行防治。
草坪腐霉枯萎病、镰刀菌枯萎病使用巨阙进行防治。
褐斑病、夏季斑枯病、币斑病使用菌杀进行防治。
同时结合叶面肥一起使用效果更佳。连续使用2—3次,安全间隔期为7—10天。
虫害防治:
草坪草虫害常常会吸食草坪叶片的汁液。如草坪蚧壳虫。有些害虫常常以草坪草的根系为食,严重时可使草坪成片死亡。还有常见的叶面害虫:斜纹夜蛾、淡剑夜蛾、草地贪夜蛾等。地下害虫常见的有蛴螬。需注意防范!
防治蛴螬、蝼蛄等地下害虫,推荐使用地麒麟/上丁。
防治斜纹夜蛾、淡剑夜蛾、草地贪夜蛾等推荐使用袋装巴火。
- 上一个:夏季香樟树移栽养护要点
- 下一个:樱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